发布时间:2025-08-06
浏览次数:
氨(NH₃)本来是一种化工产品,最近却在清洁燃料领域备受关注。尤其是作为船舶燃料和发电燃料的潜在替代者,正在逐渐开发出完美体育wm来。
7 月26日,比利时船东Exmar公司第一艘能够使用氨作为燃料的船舶在韩国现代尾浦造船厂下水。
这艘被称为 “全球首艘” 远洋氨燃料动力气体运输船是 4.6 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LPG) / 氨运输船,配备了由瑞士船舶动力公司温特图尔发动机(WinGD)研发的氨燃料二冲程发动机。
船舶总长190米,型宽30.4米,设有三个货舱,可运输包括液化石油气和氨在内的液化气体。
船上还配备了多种环保技术,例如利用推进发动机的旋转轴发电的轴带发电机,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
7月25日,大连中远海运重工码头完成全球首单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作业,本次燃料来自远景科技集团打造的全球最大规模绿色氢氨项目:100%绿电直连驱动的内蒙古赤峰项目。
远景绿氨产品在大连港顺利完成全球首次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作业,为未来更多绿色能源项目的落地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树立了行业合作的典范。
7月,中集安瑞科旗下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与挪威公司Amon Gas签订2+2艘51000立方米氨双燃料中型LPG/液氨运输船建造合同,两艘船合同总金额超1.6亿美元。该船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中型气体运输船。
此次签约建造的是全球首款采用氨燃料动力、容积超过51000立方米的中型气体运输船,代表着未来绿色航运的重要发展方向。新船预计2028年交付,将为国际航运业减排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同样是7月,日本贸易巨头伊藤忠商事宣布,将通过其新加坡子公司订造全球首艘5000立方米氨燃料加注船。该船由日本佐佐木造船承建,配套氨罐装置则由和泉制钢所负责,总造价预计将超过3400万美元。预计2027年9月前在新加坡注册交付运营,以推进新加坡的氨燃料补给实证工作。
6月28日,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舶“氨晖号”在安徽合肥巢湖水域首航取得成功,标志着氨燃料在船舶领域的工业化应用取得重大突破。这艘船搭载一台200千瓦的高速气体内燃发电机组、2台100千瓦推进电机及双桨推进系统,满载50吨,额定航速为10节。
尽管目前氨动力海上船舶仍处于前期的技术研发阶段,但这些示范性氨燃料加注、氨燃料船舶的制造、以及示范性试航,都意味着绿氨作为绿色燃料,在航运上的大规模使用即将到来。
尤其是今年4月,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83届会议(MEPC 83)批准了防止船舶污染公约附则VI的修正草案。这是全球首个针对航运业的将强制性排放限制和温室气体定价相结合的框架。协议预计将于2025年10月正式通过,并于2027年开始实施。
随着这个协议生效的临近,航运业的脱碳已经摆上紧迫日程,如果不选择绿色燃料,船东将面临惩罚。
马士基除了选择绿色甲醇路线,还与MAN ES合作开发氨动力集装箱船,目标2030年投运首艘零碳航线船舶。
日本邮船(NYK)2024年启动全球首艘氨燃料散货船建造,搭载IHI发动机,计划2026年运营。
中远海运集团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一研究所联合攻关,2024年已完成20MW级氨燃料发动机原型设计。
商船三井(MOL)与三菱重工联合研发氨燃料LNG运输船,聚焦储罐安全设计与燃料加注协议。
最近,日本邮船集团负责燃料转型的执行官横山勉向普氏能源资讯透露,该集团计划通过多种替代燃料实现船用燃料的脱碳,初期聚焦液化天然气,到本十年末转向氨燃料。
日本邮船运营着一支超 800 艘船舶的多元化船队,目标是到 2030 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较 2021 年减少 45%,并于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
不过横山勉也指出,船舶使用寿命可达 20 年,“一蹴而就的转变并不现实”,日本邮船的基本策略是在船队更新换代时购置可使用替代燃料的船舶。
氨能协会(AEA)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全球已订造并宣布了氨燃料船舶共计130 艘,另有225艘氨燃料预留船。氨燃料正迈向更大规模的应用,凸显氨燃料作为航运脱碳关键路径的地位。
完美体育(WM Sports)
0757-88613036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古鉴村凤翔路18号B栋二层之二十
564685023@qq.com
扫码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4 完美体育氢燃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23178号 sitemap.xml